中頻電流對人體的作用特點
1.阻抗明顯下降:人體組織是可導電體,在電學上具有電阻和電容特性。組織對不同頻率電流的電阻不同:對低頻電流的電阻較高,隨著頻率的增高,電阻逐漸下降。交流電可以通過電容。容抗的大小與電流頻率和電容量成反比,當電容c大小一定時,容抗Xc的大小取決于電流的頻率。頻率越高,容抗就越低,電流就越容易通過。人體組織對頻率較高的交流電的電阻和容抗都較低,Ward在1980年實驗證實,在一對100cm2的電極之間皮膚的阻抗,通以50Hz的低頻電流時為1000Ω左右,通以4000Hz的中頻電流時阻抗降至50Ω。所以中頻電流更容易通過組織,中頻電療法應用的電流強度較低頻電流大,可達0.1~0.5mA/cm2 ,能達到人體組織的深度也較深。
2. 無電解作用:中頻電流是交流電流,無正負極之分,因此電極下沒有電解反應,沒有酸堿產物產生,對皮膚的刺激性較小,患者能較好地耐受和堅持長時間治療。中頻電療時可使用薄襯墊。當然半波中頻電流是有極性的,有電解作用。
3. 對神經肌肉的作用:中頻電流的頻率大于1000Hz,脈沖周期小于1ms,因此一個周期的電流不能引起神經興奮和肌肉收縮。只有綜合多個周期的連續作用并達到足夠強度時才能引起一次強烈的肌肉收縮。對感應電已不能引起興奮的變性的神經,中頻電流仍可引起興奮。中頻電流刺激引起肌肉的強烈收縮,在主觀感覺上比低頻電流刺激引起的收縮要舒適得多,尤其是6000~8000Hz電流刺激時肌肉收縮的閾值與痛覺的閾值有明顯的分離,即肌肉收縮的閾值低于痛閾,肌肉收縮時患者沒有疼痛感。
4. 低頻調制的中頻電流的特點:等幅中頻電流的幅度無變化,易為人體所適應。為了克服中頻電流的這一弱點,可以采用由低頻調制的中頻電流,即用0~150Hz 的低頻來調制中頻,使中頻的幅度產生低頻的變化。這樣的中頻電流沒有低頻電的缺點(如作用表淺、對皮膚刺激大、有電解作用),又兼具了低中頻電流的優點:人體組織的阻抗明顯下降;不發生電解;患者能耐受較大強度的電流;電流的頻率、波型、幅度可不斷變化,患者不易產生適應性;刺激神經肌肉,可產生較強的肌肉收縮;整流后的半波中頻電流可做藥物離子導入。